1954年出生的陈佩斯,今年71岁了,或许很多00后不认识他,但是00后的父母——70后和80后,几乎没有人不认识他。陈佩斯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最著名的几个笑星之一,是央视春晚的收视保障,甚至比赵本山成名还早。
陈佩斯最后一次上央视春晚是1998年,迄今为止27年。虽然陈佩斯没有在央视春晚演小品,但他一直在从事喜剧行业。从2015年开始,陈佩斯执导了一部叫《戏台》的话剧。截止到2025年6月,《戏台》走过全球近70个城市,共计演出350余场,口碑非常好。
今年夏天,陈佩斯把这部心血之作搬上了大荧幕,邀请到了众多演员参与,他自己也亲自出演片中的男一号。《戏台》表面上是一部关于京剧团生存困境的喜剧电影,实则是一把锋利的社会解剖刀。在这部作品中,喜剧不再仅仅是逗人发笑的工具,而成为了挑战权威、解构权力的有力武器。除了陈佩斯,黄渤、姜武、尹正、杨皓宇、余少群、陈大愚等人,也奉献了一场精彩的表演。
陈佩斯在片中饰演的班主侯喜亭,是一个在权力夹缝中求生存的典型人物。他的表演艺术在于将一个小人物的狡黠与无奈展现得淋漓尽致——面对文化局官员时点头哈腰的谄媚,转身对团员们又摆出威严架势的矛盾,正是无数在体制内挣扎的中国人的真实写照。陈佩斯用他标志性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将这种生存智慧演绎得入木三分。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他处理“审查”这场戏时的表演:当被迫修改传统剧目以迎合政治要求时,他脸上闪过的一丝痛苦与随即堆满的笑容形成了强烈反差,这种喜剧表演下隐藏的悲剧内核,正是整部电影的力量所在。很多观众看完《戏台》的表示:仿佛回到了以前看央视春晚小品的时光,陈佩斯一点都没老,还是“小品之王”。
黄渤饰演的文化局干部郑秋冬,则代表了体制内既得利益者的形象。黄渤的表演妙处在于他没有将这个角色简单塑造成反派,而是赋予其复杂的人性维度。他那种官僚式的微笑、打官腔时的拿腔作调,以及对京剧其实一窍不通却要指手画脚的做派,构成了对官僚体系最辛辣的讽刺。
黄渤通过细腻的表情控制和语言节奏把握,让这个角色既可笑又可悲,既令人厌恶又引人深思。在他与陈佩斯的对手戏中,两种表演风格的碰撞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权力关系在笑声中被彻底解构。很多年轻观众应该都是冲着黄渤去看的电影,陈佩斯能邀请黄渤参演,走对了一步棋,这部有笑有泪的电影,成为暑期档合家欢(90/00后年轻人+70后/80后父母)的选择之一。
非著名娱评人吴清功指出:《戏台》豆瓣开分8.0,质量过硬;预估最终票房超过4亿,小赚一笔。对于一个70多岁的演员来说,陈佩斯已经没有什么遗憾了。陈佩斯现在最想把自己的儿子陈大愚捧红吧,所以让他在片中演了一个重要角色徐明礼——一个趋炎附势的官僚角色。陈大愚的表演活灵活现,将人物的谄媚与狐假虎威刻画得入木三分,为影片增添了不少喜剧色彩。尽管戏份不算最多,但陈大愚的表演仍被观众记住。
鼎盛配资-配资策略平台-上海股票配资一览表-场外配资是什么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