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人学始知道
不学非自然
图片
图片
诗词微塾
图片
格律诗拗救规则
格律诗的拗救规则是近体诗(如五言、七言律诗和绝句)在平仄出现“不合常规”(即“拗”)时,通过特定方式进行补救的规范。其核心目的是在保持声律和谐的前提下,兼顾诗意表达的灵活性。以下是拗救的主要规则及实例分析:
一、拗救的基本原理“拗”的定义:诗句中平仄不符合标准句式(如五言“平平平仄仄”或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但通过调整其他字平仄来补救。
救的条件:仅限关键位置(如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且需遵循“前拗后救”或“本句自救”原则。
二、拗救的四大核心规则1. 本句自救(孤平拗救)适用句式:五言“平平仄仄平”或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
规则:若五言首字(或七言第三字)用仄声导致孤平(即除韵脚外仅一平声),则需在本句第三字(或七言第五字)补平声。
五言原句“夜深人未眠”(仄平仄仄平,孤平)→ 救为“夜深人未安”(仄平平仄平)。
七言原句“独坐空庭对月孤”(仄仄平仄仄平平,孤平)→ 救为“独坐空庭望月孤”(仄仄平平仄仄平)。
例:
2. 对句相救(大拗必救)适用句式:五言“仄仄平平仄”或七言“平平仄仄平平仄”中,若出句第四字(或七言第六字)拗为仄声,则需在对句第三字(或七言第五字)补平声。
五言出句“野火烧不尽”(仄仄平仄仄,第四字拗)→ 对句“春风吹又生”(平平平仄平,第三字救)。
七言出句“今日蛇年暑气盛”(平仄平平仄仄仄,第六字拗)→ 对句“中天月近渐丰盈”(平平仄仄仄平平,第五字“渐”救)。
例:
3. 小拗可救可不救适用情况:五言“仄仄平平仄”第三字(或七言“平平仄仄平平仄”第五字)拗为仄声时,可通过对句第三字(或七言第五字)补平声,但非强制。
五言出句“落日鸟边下”(仄仄仄平仄,第三字拗)→ 对句“秋原人外闲”(平平平仄平,第三字救)。
例:
4. 特殊拗句(三仄尾与三平尾)三仄尾:五言“平平仄仄仄”或七言“仄仄平平仄仄仄”虽非大忌,但需谨慎使用。
例:王维“清川带长薄”(平平仄平仄,变格)属特拗句,无需救。
三平尾:句末连续三平声(如“平平平”)必须避免。
三、拗救的意境平衡技巧词汇替换:
若需救“仄平仄仄平”,可将“孤灯”改为“寒灯”(平声),或“独吟”换“长吟”(平声)。
今日农历十六月圆,写“蟾光满院阶”若犯孤平,可改为“清光满院阶”(平声救)。
活用虚字:
“忽见”改“忽看”(“看”平仄两读),“还归”换“却归”(仄平)。
四、常见错误与经典案例拗句类型错误例句修正方案原理孤平未救雨打枯荷声(仄仄平平平)雨打残荷响(仄仄平平仄)避三平尾大拗未救野径云俱黑(仄仄平仄仄)对句“江船火独明”未救需对句第三字补平(如“火”改“灯”)五、总结与创作建议拗救的本质是**“以变通护声律,以灵活守诗心”**。今日恰逢暑夜月明,若写:
“蛇年夏夜热难消,独上高楼望九霄”
首句“热难消”为“仄平平”(合规),次句若写“孤身对月影萧萧”(平平仄仄仄平平)则需注意“孤”字致孤平,可改为“谁人对月影萧萧”(平平仄仄仄平平)。
掌握拗救后,可多研读杜甫《咏怀古迹》、王维《辋川集》等经典,观察其拗救与意境的融合。
图片
本文转载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推荐关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鼎盛配资-配资策略平台-上海股票配资一览表-场外配资是什么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