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遵义日报
习水县
文旅夜宴燃激情 温泉康养沁清凉
夏日热浪涌,习水县凭借平均21℃的宜人气候,成为避暑天堂。在这里,得天独厚的“凉资源”正通过创新实践转化为澎湃的“热经济”,奏响文旅融合、乡村振兴的动人乐章。
夏夜欢歌:文旅融合点亮清凉生活
夜幕下的寨坝镇两路社区广场,千名游客与村民齐声高唱《我和我的祖国》,嘹亮歌声点燃夏夜激情。从7月起,“凉风徐徐到习水”“悦享清凉·黔渝群众大舞台”等系列活动在此轮番上演,并将持续到9月。民乐悠扬、舞姿婀娜、时装秀靓丽、红歌激昂,由飞鸽森林公园管理中心牵头,联合习水县文化旅游局、寨坝镇打造的视听盛宴,让避暑游客与当地居民共享文化大餐。
旗袍秀上,东方神韵与习水灵秀山水相映成趣;互动问答环节里,习水文旅知识巧妙融入游戏,游客争相参与赢取特色礼品。
“白天游山玩水,夜晚观看演出,身心都舒服!”重庆游客张女士赞不绝口。本地居民李大爷也笑着说:“家乡越来越热闹,人气越来越旺!”
这种“文旅搭台,百姓唱戏”的模式,既延长了游客停留时间,激活了夜间消费,更营造出主客共享的和谐氛围。
温泉康养:冷热交织创造避暑奇境
当全国不少地方正被40℃高温“炙烤”时,桑木镇却凭着22℃的天然凉意形成鲜明反差,当地更巧妙将温泉变身为夏日避暑的“宝藏选择”。
“老家40多度热得喘不过气,在这里住了半个月,白天泡汤晚上盖被,睡得格外香。”四川游客董怀文的感受道出了桑木温泉的独特魅力。
38℃的温泉能驱散体内湿寒,池畔山林吹来的清冽微风带来丝丝清凉,这“一热一凉”的碰撞,造就了令人惬意的夏日温泉体验。桑木镇更将温泉资源与土河荷塘苗乡景区串联,形成能满足亲子游、康养游等多元需求的旅游线路,让温泉成为习水避暑的亮眼名片。
创新实践:盘活资源激活富民动能
习水避暑经济的蓬勃发展,离不开产业模式创新与资源盘活。在海拔1200米、夏季均温21℃的寨坝镇,精品民宿产业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新途径。全镇200余家民宿提供超4000张床位,夏季入住率稳定在95%以上。友谊村毓秀山庄、灵仙河村雅居水岸等特色民宿,让游客尽享“推窗见绿、抬头望林”的诗意栖居。
“城里吹空调太闷,这儿凉快又热闹,孩子天天盼着来!”重庆李阿姨的话道出游客心声。
坭坝乡则通过盘活闲置资源释放发展动能。一处闲置敬老院被改造成集餐饮住宿于一体的鸿鼎酒楼,在政府支持下仅用一个月就完成改造试营业,目前入住率达80%,大厅可容纳200余人就餐。
从寨坝的文旅夜宴到桑木的温泉奇境,从民宿集群到闲置资产焕新,习水正以创新思维丰富避暑内涵、提升服务品质。如今,这座21℃的清凉之城,正让绿水青山的生态优势持续转化为富民强县的发展胜势,书写着文旅融合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习水融媒记者 罗利飞)
鼎盛配资-配资策略平台-上海股票配资一览表-场外配资是什么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