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有腾讯两年,我从568港元卖到目标600港元,这钱赚得明白
最近翻股票账户,突然想和老伙计们唠唠腾讯这事儿——两年前在低谷期咬牙买的大仓位,现在卖了两拨,钱袋子确实鼓了。
记得2023年那会儿,朋友圈里炒股的兄弟个个垂头丧气。我盯着腾讯股价从400多跌到300多,心里直打鼓:这可是当年能扛住牛熊的大白马啊?后来仔细翻财报,发现游戏版号限制松动了,视频号用户涨得邪乎,广告收入也在慢慢回血。咬咬牙,在300多的位置建了仓,想着“大不了拿三年”。
谁成想,这“三年计划”刚过一半就尝到甜头。去年中概股集体回暖,腾讯跟着往上窜,今年更是像装了小火箭——视频号带货成了新抓手,金融科技业务稳扎稳打,连海外游戏都有了起色。上个月看盘,股价蹭到568港元,我琢磨着“差不多该收点稻子了”,就把10%的仓位卖了。钱到账那天,老婆还念叨:“早知道听你的,去年别把闲钱全投理财了。”
不过卖归卖,我没慌。剩下的仓位还在账户里躺着,下一个目标定在600港元。为啥?看看身边开公司的朋友,现在做数字化转型的都往腾讯云跑;楼下超市老板娘,直播卖货全靠视频号引流;就连我家那口子跳广场舞的姐妹团,都在视频号学养生操——这生态越织越密,哪能说倒就倒?
有人问我,现在卖了是不是看空腾讯?还真不是。留着的那部分,就是想再等等它的新故事。当年马化腾说“互联网的下半场是产业互联网”,现在看,从企业微信到腾讯会议,从自动驾驶到AI大模型,人家可没闲着。就像老家种果树的老张头,树结果了别急着砍,等果子甜透了再摘,才不亏。
说句实在话,投资这事儿最怕跟风。我买腾讯不是听大V喊单,是自己翻了半年财报,蹲了几场业绩会,连他们内部传的“降本增效”文件都找人翻译了。现在回头看,低谷期敢伸手,涨起来懂止盈,这操作算及格。
投资不是赌博,是拿认知换收益。该稳的时候稳,该动的时候动——这道理,放腾讯身上管用,放其他地儿也差不离儿。
(数据来源:腾讯2023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36氪《2024视频号商业价值研究报告》、雪球交易平台2023-2025年腾讯控股股价历史数据)
经典语句:
“种果树的最懂,果子甜透了再摘,才不亏。”
鼎盛配资-配资策略平台-上海股票配资一览表-场外配资是什么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